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图纸(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图纸讲解)

今天给各位分享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图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图纸讲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介绍

螺纹管缠绕式换热器是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因换热管是由螺纹管反向缠绕而成的结构,因此得名螺纹管缠绕式换热器,其相对于国内常用的各种管壳式和板式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在制药、精细化工、食品饮料、暖通等领域已得到普遍应用。

螺旋缠绕管换热器作为国内管式换热器的革新之作,彻底颠覆了传统列管式换热器的效率表现。凭借其独特的设计,1平方米的面积就能实现传统设备4到5平方米的换热效率,堪称高效换热的典范。

列管式换热器是由管子、管板、折流板、壳体、端盖(管箱)等组成。其设计制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换热器的使用期限和生产的连续性。(广州力和海得)螺纹管缠绕式换热器的优点:①与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相比,每一根换热管束均以螺旋结构按一定规律均匀缠绕在壳体内。

螺旋式换热管束缠绕技术的研发成功并日趋完善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区别于常规直管式换热管,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管束的排列,按照每层管束数量不同,同一角度反向进行缠绕,在换热管壳体内均匀布管并保持合理的管间距和层间距。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产品包括: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可拆卸式、耐腐蚀式。 该种换热器湍流效果好,换热效率高,杂质沉积几率小,结垢倾向低。螺旋缠绕结构,完全消除了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拉脱力,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同等换热量下,体积约为传统换热器的1/10,可节省宝贵的空间资源。

容积式盘管换热器的结构图?

1、容积式盘管换热器主要有罐体、内部浮动盘管、主副管束、进出口、吊耳支座、仪表口结构组成,下面为大家分享几张结构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型号讲解 此次遇到的RV-04-0(0.4/6)是一种被称为导流型容积式换热器的设备,从型号中可以看出是立式结构,容积为3立方米,壳体设计压力6MPa。这种是U型管束的热水传热设备,如下图所示,热源从一侧流入和流出。被加热水自罐体底部流入,水被加热到50-60摄氏度后,自顶部流出。

3、容积式换热器结构原理图 型号分析 如上的RV-04-0(6/0)容积式换热器是一种U型管束的设备,容积为6立方米,换热管束的传热面积为16平或17平。

4、内部结构 从组成原理上来看,卧式半容积式换热器主要由承压罐体、内部盘管管束、夹板、折流板、管箱、管板等部件组成。如下图。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哪几种结构,各有何特点

固定管板式:承压高,简单,管程易清洁,产生较大热应力;适用壳侧介质清洁;管、壳温差不大或大但壳侧压力不高。浮头式:结构复杂,无热应力、管间和管内清洗方便,密封要求高。适用壳侧结垢及大温差。U形管式:结构比较简单,内层管不能更换;适用管内清洁、高温高压。

管壳式(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列管式冷却器的优点在于其出色的耐腐蚀性、高温稳定性、轻便的重量和紧凑的结构,易于安装和维护。在1980年的技术鉴定中,它在填充改性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被高度评价,标志着国内在石墨改性聚丙烯换热器制作上的突破。

管式换热器/,以固定管板式为例,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但清洗和温差处理存在局限;浮头式则能适应大温差,但结构复杂;U型管式虽结构简便,管间清洗便捷,但清洗难度相对较大。它们各自适应着不同的工作环境。

结构不同 壳管式换热器结构: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柱形,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传热有两种热流体和冷流体,一种是管内流体,称为管侧流体;另一种是管外流体,称为壳侧流体。

关于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图纸和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图纸讲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ffbwlxg.com/post/886.html

友情链接: